專案企劃

【訓練】轉換呼吸效率 提升長跑效能

發表於 2017/09/05 64,154 次點閱 0 人收藏 0 人給讚
給讚
收藏

10 公里的距離,比起全馬、半馬不遠也不近,但卻是考驗著跑者的速度與肌耐力,然而無論是哪一種距離,長跑皆必須建立在良好心肺耐力基礎上,因此鍛鍊有氧能力、提升肺活量一直以來都是持續訓練的重點課表之一。


無論是哪一種距離,長跑皆必須建立在良好心肺耐力基礎上(圖片來源:李翰暄)


 田徑選手 李翰暄 

  • 104 年 富邦馬拉松 10km 冠軍
  • 104 年 渣打馬拉松 10km 冠軍
  • 105 年 靜岡馬拉松 29 歲組冠軍

特殊紀錄:

  • 全中運史上第 1 位高一金牌並突破 32 分以內
  • 台灣史上最年輕 5,000 公尺 14:58
  • 全國中等學校錦標賽 5,000、10,000 公尺紀錄保持人


田徑選手 李翰暄(圖片來源:李翰暄)


李翰暄高一時在 101 年全國中等學校運動會男子 10,000 公尺決賽,即以 31分 52 秒 15 拿下金牌,成為全中運史上最年輕的 10,000 公尺金牌得主。近年來也轉戰馬拉松,並在 2016 年初馬跑出 2 小時 34 分 27 秒的佳績。


李翰暄近年來也轉戰馬拉松,並在 2016 年初馬跑出 2 小時 34 分 27 秒的佳績〈圖片來源:李翰暄,攝:潘瑞根教練〉


 透過科學化的訓練提升長跑效能 

來看看長跑選手如何透過科學化的訓練,在高強度的 10 公里跑步過程中容易遇到呼吸窘迫的問題,並轉換呼吸效率,提升長跑效能。

在充滿科技輔助訓練的世代,很多訓練觀念已經有別於過去傳統的土法煉鋼,不斷的有新的訓練觀念、新的訓練方式。就像高中時期的我只知道跑步訓練,就是持續每天做練跑這件事,到了大學才明白長跑也需要做重量訓練來幫助個人的肌力提升,也可以用交叉訓練的方式來增加有氧適能與減少運動傷害的機率。

從接觸跑步開始以來,認識跑步的呼吸方式不外乎分為 4 種:1 吸 1 吐、1 吸 2 吐、2 吸 1 吐、2 吸 2 吐,各有跑者主推或找出最適合自己的方式。在跑步過程中,自身也曾經嘗試過這 4 種呼吸方式,感受每一種呼吸與手腳的協調部分;發現使用吸 2 口吐 1 口的頻率對我來說是最放鬆的,但有時候天氣較冷、較熱或狀況不好之時,會使我的呼吸產生不順暢,導致我吸氣無法吸的深,吐的那一口無法很流暢的一口氣吐完,長時間下來讓我在訓練的節奏上有時很凌亂,甚至當配速強度提升時,經常會出現側腹痛(橫膈膜抽筋)的問題發生,呼吸狀況無法調整進入到最佳狀態。


當配速強度提升時,經常會出現側腹痛(橫膈膜抽筋)的問題發生〈圖片來源:李翰暄,攝:張嘉哲〉


 呼吸也有肌肉可以進行負重訓練? 

許多運動科學、運動生理學研究已經證實,位在體內深層的呼吸肌群,透過阻力訓練能夠提升肺容積使用率(潮氣量增加〉,進而強化換氣效率與呼吸節奏的控制能力──呼吸肌阻抗訓練器。


透過阻力訓練能夠提升肺容積使用率,進而強化換氣效率與呼吸節奏的控制能力〈圖片來源:李翰暄〉


我會在晨操的有氧跑前先使用吸氣訓練模式,休息 10-15 分鐘後再用吐氣模式,每次大約 30 下(快吸慢吐)的方式來刺激自己的呼吸肌群,再開始進行晨操,能感受到很明顯的能夠把氣吸得更飽,吐氣也能夠有力放鬆的吐完,讓我在晨間長距離慢跑能更省力,好好迎接下午的強度課表。

* 標準訓練方式:每天早晚訓練,每次進行 30 口吸、吐氣循環訓練。


執行高強度課表時,感覺以前容易側腹痛的問題也漸漸比較好了,感覺肋骨橫膈膜穩定度變的較好,而且 Bravo 呼吸力訓練器攜帶方便,大家可以自由調整訓練時間,透過轉盤來調整訓練組抗的強度,阻力部分總共有 10 大級,每 1 大級又有分 3 小級,相當的細緻,讓大家依照個人程度做阻力控制。


翰暄平時在各跑團中擔任跑步教練〈圖片來源:李翰暄〉


就馬拉松跑者來說時常遇到的側腹痛問題,常讓很多跑者痛苦不已,很多只好飲恨棄賽,很多人摸不著側腹痛原因,在訓練上也會發現這樣的情況,大部分人會覺得是自己吃太多,或是沒吃導致的胃痛,或是壓力大等等問題,這樣的狀況無限循環,卻很少人會意識到是呼吸上的問題,如果平常有這類問題,我想可以嘗試看看呼吸訓練,讓呼吸換氣調節能夠跟得上訓練的強度節奏。


若你也有摸不著側腹痛問題,建議可以嘗試看看呼吸訓練〈圖片來源:李翰暄〉


即將準備年底馬拉松賽事,期待在進行呼吸訓練後能有好的表現,希望在賽事中的呼吸穩定性更好,比賽過程中能夠順利的進行,讓自己在理想的配速下完成比賽。


更多關於呼吸訓練:

健氣家粉絲專頁
健氣家旗艦網店呼吸訓練器
預約專線:0800-092-808


以上內容由健氣家贊助刊登。


*運動知識 盡在運動筆記*

往下滑看下一篇

抵達終點!沒有更多文章了!

請在此留下訊息,我們會盡快回覆您的問題

跑步足跡 + 30